找星星:读者就可以在这里看到崇德人的故事,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市图书馆

游戏资讯 1 0

们要在生活里找星星

刘志刚 摄影报道

“大年二十九那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市图书馆,拿到了图书和杂志,并用这本杂志去体验图书馆的便民服务。”老张告诉,“去体验图书馆后,我们高兴得快跳起来了,先是对图书馆来了多少位老人说了哪些话,后来又向我们反映了图书馆的问题,图书馆每次都会进行整改,讲好图书馆故事,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

找星星:读者就可以在这里看到崇德人的故事,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市图书馆

“欢欢喜喜过大年,市图书馆也像亲人一样为我们准备了大礼。”说到这些,老张激动得不行,他说,“在这之前,图书馆还经常出现利用图书柜和资料箱的现象,很多市民还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图书馆。现在,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了。”

今年,市图书馆还在全市10个小区和社区建设了图书室。如今,市民还能通过手机App在家门口的公共阅读空间就能看书,了解读者借阅情况。

图书室内的书籍

“在图书室里,我可以看书,方便了,很舒心。”在崇文街道宜都城社区居民尹明说。

目前,全市已建成图书室130个,馆藏丰富,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在南通日报开设的“书香之城”板块,读者就可以在这里看到崇德人的故事,了解崇德儿女的品格;在南通日报客户端开设的“书香海安”专栏里,志愿者可以为读者推荐多姿多彩的党史、新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海安市民的文化生活触手可及。

崇德书苑

今年5月,崇德县委宣传部在海安新村片区、汪家营片区和东城社区(鱼市街)集中整治,推动“我们的梦”进万家活动走深走实,通过“线下讲堂+线上讲堂+志愿服务”,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海安市义工联合会秘书长叶广勇介绍,通过“线下讲堂+线上讲堂+志愿服务”的活动模式,崇德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宣讲模式,在实现宣讲常态化的同时,把更多的优质内容送进农村、送进企业、送进基层、送进群众,不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质效。

开展“十百千”服务群众活动,是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海安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海安市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抓手,突出“聚焦主责主业、提能力素质、融价值创造”4大行动,聚焦党群服务、民主监督、惠民利民、加强党建等10大领域10大环节,出台了1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为民惠民举措,为海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推进“群众全网化”,让“我为群众办实事”成为海安新常态

有事找群众,在百姓心中钉上了“石子”,办成事在群众心里“撒盐”,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最大特色。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