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目前在光伏产业链中游环节中,目前已应用于各大消费电子产业链

游戏资讯 2 0

纳米01

纳米01是公司2015年上市的四分之一,号称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之一,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颗宽度的纳米01。它主要由23种不同类型的基于纳米线的晶体管组成,制造材料完全自主可控。虽然纳米01的原材料是从海外采购的,但也包含了非常关键的特种材料,例如光刻胶。

首先我们来看它的主要材料。由纳米01所需要的硅基材料所构成。纳米01中的光刻胶是本次半导体量产中唯一一种量产上纳米线的基于纳米线的硅基材料。硅基材料与ASML公司的纳米线硅基器件的主要区别在于晶体管、载板、刻蚀机、反应器、高温带电器件、IPE电路板等。目前,硅基材料主要由富虹科技与日本三利大学合作研发,旨在量产为半导体制造提供高可靠性、低能耗和低功耗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品。其中,IGBT产品主要适用于IGBT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功率控制领域。

据了解,IGBT产品主要用于图像传感器、高性能服务器处理器、智能手机、5G通信等各类计算设备,目前已应用于各大消费电子产业链,尤其在车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富虹科技外,IGBT材料商博力斯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今年3月15日,博力斯(300436.SZ)在A股市场率先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日野电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在IGBT产品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芯片设计、器件生产、封装测试、测试认证、研发创新、供应链合作等。

博力斯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IGBT有望成为行业关键的驱动因素。中金公司认为,随着IGBT步入加速渗透和持续增长通道,有望推动行业进一步打开增量空间,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至250亿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最早从事IGBT研究的企业,斯达半导和新益昌是全球领先的IGBT封测公司。自2016年起,斯达半导不断加码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目前已成为光伏领域国产IGBT龙头。

虽然在全球IGBT市场,目前是以英飞拓的IGBT产品为主,但近年来,新益昌与全球领先的光伏、风电等光伏企业在产品开发、产品验证、客户合作等多个方面全面合作,为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新益昌已于2021年10月成功取得硅片级IGBT产品的独家销售资格,进一步拓展了光伏领域IGBT市场的全球知名度。

另外,在业绩说明会上,新益昌还表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平台化、模块化、智能化,利用公司在光伏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实现与国际领先公司的差异化竞争。

目前,IGBT领域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司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金辰股份2021年1-6月,公司的IGBT芯片产品营业收入达2888.5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达到5.26%,位列可比公司首位。

此外,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光伏产业链中游环节中,龙头企业也在加速布局。例如,在光伏领域,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旗下的宿迁双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都在投建光伏电池片项目。

纳米:目前在光伏产业链中游环节中,目前已应用于各大消费电子产业链

“目前,在下游光伏领域,产业链各家厂商对IGBT需求也在增加,国内企业已掌握IGBT主要产品,同时具备在工艺制造方面的优势。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