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娅互娱」(盖娅互娱面临倒闭)

游戏资讯 2 0

盖娅互娱面临倒闭。

就在12月3日,盖娅互娱科技有限公司(盖娅互娱,GU)的大股东张微飞发布公告称,盖娅互娱将于2022年3月8日在中国注册的子公司注销。

作为知名大IP,盖娅互娱在2014年注册的“盖娅”商标已于2021年11月26日失效。在公开信息中,盖娅互娱宣称,公司为全球主播经纪人服务(“TOP Hotstar TV”),主要提供主播包括高级助播和独立策划,通过TOP Hotstar TV制作内容的优质内容。

「盖娅互娱」(盖娅互娱面临倒闭)

这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勇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关于盖娅互娱更名的微博。对于公司已成立仅8个月的原因,他解释称,“2021年,阿里巴巴云服务和电子商务发生变化,公司原本的运营模式受到很大影响,我认为不能完全由我来管理,我将盖娅互娱英文名称进行了更符合公司定位的变更。”

此外,张勇还称,此次更名不代表阿里巴巴已经完全放弃了电商业务,“接下来将继续为阿里巴巴旗下任何公司、商家和合作伙伴赋能。”

与日俱增的投诉与消费者维权

过去几年里,阿里不断涌现食品、服装等领域的新电商业务,但其消费服务质量却一直在不断恶化。

根据盒马此前公布的《2021年品牌投诉洞察报告》,2021年一季度,盒马商品质量投诉为249件,其中商品质量投诉居前五的品类分别为乳制品、矿泉水、洗护用品、饮料、水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阿里“头啖汤”的餐饮企业,多集中在海底捞、百胜中国、奈雪的茶等国内顶流餐饮企业。

今年4月,《每日经济新闻》发布的《直播带货乱象调查》显示,2021年,只有不到40%的消费者知道直播带货是卖货。而在直播间里,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套路”。例如,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主播经常会推荐一些质量不太过关,且价格不实,且对品质要求不高的食品,以“秒杀”的形式欺骗消费者,或者诱导消费。

这种利用商家的供应链优势在直播间进行销售的乱象,在近两年里尤为突出。

今年,在一众直播带货中,关于“第三方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投诉格外集中。相关报道显示,有消费者投诉称,在某平台直播间,有商家销售的牛肉和羊肉,存在多处假货。对此,“德隆网店”回应称,这款商品不是生产企业生产的,包装上有瑕疵,商家不应该销售,同时平台会对此进行溯源调查,并公布相关商品处罚信息。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直播带货属于新兴消费,在传统消费领域内,一些有经验的商家也依托平台的资源,在网络主播等高流量主播带货时,能够快速对产品进行销量反馈,并快速实施合规的销售行为。在直播带货过程中,主播和商家需要匹配好商品需求,如有不同产品需求的主播,在商品选择上难免会“语出惊人”,误导消费者。

“商家看中了‘高人气’,理应把握好营销的力度。但主播本身存在虚假宣传、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也是导致消费者投诉的原因。”陈音江说。

直播带货模式下,主播在进行营销时,如果想通过优惠券、礼品等方式促销,就必须使用已注册的账号,而此时主播在播前就会有“先下手为强”的提示。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