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叠: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交通运输和医疗应用领域的研发和量产
蓝叠中国成立于1855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实验室开发、多晶硅的高科技企业,于1991年在香港上市。蓝叠中国于1991年,已实现了主要工业、交通运输和医疗应用领域的研发和量产,是中国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首批开拓者和重要参与者。蓝叠中国的产品分为光伏业务和终端业务。
蓝叠中国的主要业务是为各类客户提供专用的多晶硅产品,包括光伏及太阳能系统制造、消费电子制造、电子产品检测、光纤通信等业务。蓝叠中国的主要产品包括太阳能组件、电池组件、集成电路及组件检测、半导体产品检测及系统解决方案、系统工程装备及工程设计等。
根据IDC,在2021年全球前十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中,蓝叠中国以9.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6位。
来源:招股书
2020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中,分布式光伏增速领跑全国,光伏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156%。随着2021年分布式光伏增速放缓,硅片价格出现回调,来自光伏组件的收入同比下降11%,公司组件业务毛利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至31.4%。
虽然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电站配套服务的投入,但2020年公司毛利率仍下降了2个百分点至5.7%。
2021年,公司在硅片生产方面投入较少,硅片出货量保持稳定增长,硅片毛利率略有下滑,但业务板块毛利率有所提升。
公司2020年实现的硅片、组件、电池片、光伏电站收入分别为43.51亿元、14.92亿元、72.56亿元和2.79亿元,对应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4.3%、28.8%、29.3%和20.3%。
受益于公司高毛利率,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率有所下降,由2020年的25%下降至14.8%,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较快的业务板块是公司第二大主营业务硅烷偶联剂的收入。
以2021年为例,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31.67亿元,毛利率为32.35%,同比增长2.41%,主要系由于公司硅烷偶联剂业务规模扩大,且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所致。此外,子公司科合新材料、科合新斯也是重要的盈利来源,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45亿元、8.27亿元、13.7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76.4万元、5580.9万元和1.46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7973万元、12751.2万元和3426.2万元。
双汇发展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48.4亿元,同比下降14.91%-33.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2.4亿元-45.3亿元,同比下降16.43%-32.96%。双汇发展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生猪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影响企业运营成本和盈利能力,公司肉制品销量、毛利率同比下降。
面对这一情况,双汇发展继续提速,8月11日,双汇发展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双汇发展56.35%的股权对外转让,划转价格为人民币14.96亿元。
公司表示,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对双汇发展的持股比例将由56%降至49.5%,而双汇发展对双汇发展的持股比例仍为100%。
8月17日晚间,双汇发展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业绩快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48.42亿元,同比增长22.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7亿元,同比增长14.94%;基本每股收益0.17元。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