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常,强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之中
周常青
□ 本报评论员
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较快增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扎实稳住经济有力有效举措持续显效,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二季度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0.5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5.9%、12.6%、12.6%,较上月大幅回升,呈现复苏势头。与此同时,工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快于一季度0.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8.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二、下阶段经济工作
结合上半年经济指标可以发现,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之中,结构调整优化仍在进行时,继续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发力,企业生产经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影响,经营面临困难,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二、下阶段经济工作
一是要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实施“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强化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规划和布局,带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资。把重大项目作为稳投资的重要发力点,发挥专项债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实施好重点项目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年度计划。推动城市群、都市圈规划建设,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规划城市群和都市圈,统筹布局城市群内的水利、交通、管网、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项目,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制造业强链补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比重继续提高,确保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21年的比重达到27%左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环境保护,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完善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十八)推动工业稳中求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制造业发展的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市群战略定位,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新一高”领域,加强前瞻性布局和系统性部署,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十九)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服务等全流程制度体系,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经济循环畅通。完善统一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能源、金融、税收、人才等政策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开放创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二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城乡供水、农村污水和村庄清洁行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