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全市接待游客达7400万人次,巴彦淖尔市将以大草原大开发为突破口
纪念碑已经建立了4年多,而现在,纪念碑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一个凝固的印记,每一个碑刻都在诉说着一段沉痛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巴彦淖尔市水富市的纪念碑吧。
巴彦淖尔市水富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引领,践行“旅游兴市”战略,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奋力构建“一带两廊”历史文化名城总体格局,在“生态+文旅”、“生态+体育”、“生态+康养”的发展模式中,着力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精品,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生态优势,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聚焦“绿色、生态、宜居”的区域发展定位,坚持“绿色发展、开放包容、特色突出、内涵丰富、品质优良、面向世界”的总要求,打造了一大批环境优美、业态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重点旅游景区,2020年完成了巴彦淖尔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任务,培育了一批文旅融合发展样板。2020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达7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0亿元,拉动全市GDP、税收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1.6%、10.9%、9.3%,分别居全国地级市第一、第三、第四位。坚持“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人则人”的旅游理念,以巴彦淖尔市博物馆为主体的6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6处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保护了师古地质遗迹、玉清河原始屏障、洛河源地、大额尔古纳河原始屏障、万里草原、黄河金三角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今,巴彦淖尔市已连续6年被命名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基地,成为了生态旅游与康养产业双融合发展的“代言人”。
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距离蒙古国首都达日玛山麓210公里。天高云淡,山峦叠翠,风光秀丽。素有“三江之春”、“塞上江南第一城”之称,被誉为“云中神农”“塞上美酒”和“世界牧歌”。巴彦淖尔市将以大草原大开发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牧业和文化产业,打造大草原生态旅游示范区、东北亚草原休闲观光旅游目的地、湿地生态康养基地、京津冀草原旅游目的地、京津冀生态康养目的地,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经济、民生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兴安盟绿色发展水平,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兴安盟。
2.科尔沁左翼中旗
兴安盟北部,乌兰浩特市北侧。科尔沁左翼中旗西起锡林郭勒盟,东至太行山区,南接密山大峡谷、牛头山大峡谷、松花江和甘其毛都森林公园,总面积1480平方公里,区属乌兰察布市中心区,境内境内共有4大景区,分别是百里画廊、草原田园、美丽乡村、冬景牧业、体验旅游。
图4:科尔沁左翼中旗
2018年6月2日,以“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科尔沁”。
图5: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园
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兴安岭森林公园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地球之眼”,林区常年平均气温21.1°C,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25万个/立方厘米,平均海拔2000米。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