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石拱桥墩上有个木条拴马桩,应该说是武安上的又一个
纪念碑位于沙家河车站以北约500米。纪念碑向北100米是道路,纪念碑远眺,两侧绿树成荫,东边黑墙黛瓦、雕刻精美,一照亮一路,与东西向公路站遥相呼应。
纪念碑前道路两侧,都是平整的山坡,石块分光透光,乌香而清。塔身花岗岩,高约100米,高30米,底宽14米,长5米,宽1米。
纪念碑旁,都是种植的花草,园圃内的花海,原生态的绿植,饱满的花卉,甚至有小动物的啼鸣,在小花、兔子的陪伴下,欢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纪念碑东侧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郁郁葱葱,郁郁葱葱,树干下,一棵古朴的高大大树,高高昂起,错落有致,树下是几棵树龄200多年的老树干,在晨光的照射下,蔚为壮观。桥下,一株株石榴树高12米,宽4米,有的棵树已经接近花苞,树干上已挂满了花期的果实,一眼望去,满树都是果实累累,呈鲜红的样子,层层叠叠,与四周的翠绿融为一体,衬得整个桥亭倒影于绿水之间,宛若一幅美丽的画卷。桥下有一个高大的石阶,正伫立在桥上,不时有人驻足观看,犹如从大自然里走出来的一只红孩儿,向过往的行人敬献欢声笑语,祈求它们健康成长。在阳光、微风、大树的照耀下,尽显的一派生机盎然。
桥头下方的一排桥梁上,高高耸立的石榴树,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格外的美丽,让人赏心悦目。这是桃谷坡桥,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66年),桥长84米,宽15.7米,青石板上刻着“桃谷坡桥”四个大字。桥墩北边是个石拱桥墩,最外端是一个磨盘石桥,石拱桥墩上有个木条拴马桩,上面还刻着“立梅松”几个大字。
关于这座桥,一直有人在说,当年的后汉时期,这里还叫做陈村,这是当地有名的八个村之一,有“八村八塔”的说法。如今,桥上的七塔全部搬走了,但桥下的七塔,仍然刻着“桃谷坡桥”几个大字。在武安石门子镇的小木屋内,也还能看到碑文,碑文记载:“桃谷坡桥,其上有四峰,俗称山头,名‘山’,有人认为是桃谷岭。”
石桥和村里的山头是相连的,并不是现在的村口或庙后,而是古代建筑的一条“下坡道”,有人说,这里的七塔,都是古代建造时的工艺,用来供奉武安桃谷坡桥所用。
桃谷坡桥,应该说是武安上的又一个“名塔”,曾是武安人信仰的象征。曾经有村民,在桃谷坡桥下搭起了一座五座桥,是当地人的骄傲,也是过去武安的“骄傲”。现在,这座桥已经塌陷,没有人再提过这件事。
横山乡东门村村民 高小金: 最开始我们村是建这个庙的,那时候这里的村民也很多,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们今天的样子,现在咱村的居民也已经开始办庙了,这个庙就成为了镇、村的纪念地。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