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投诉中心)

游戏资讯 4 0

网络游戏投诉中心

2021年8月26日

综合中国网信网、新华网、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政府网、人民网、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电子商会、腾讯网、21世纪商业评论、青岛移动等网络游戏行业社团,向社会发布网络游戏行业消费提示:

「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投诉中心)

近期,社会上出现“网络游戏被实名制带入游戏的情况”“未成年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玩网络游戏”等情况。其中,网络游戏是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媒介,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提出,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针对《通知》出台的原因,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通知》的重点是在治理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行为方面。

“从2018年开始,《通知》专门对网络游戏企业的相关情况做了具体的规范。其中有一个重点是对网络游戏的时间限制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杨磊说。

杨磊介绍说,从2017年开始,中国游戏产业的监管一直都在加强。他举例说,2020年3月10日,腾讯、网易等多家国内游戏企业受到新规的约束,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而在新规出台之后,今年3月,腾讯也旗下的天美工作室被罚6400万元。

杨磊还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会严格按照国家游戏行业管理委员会的部署,继续强化行业的对未成年人保护。”

游戏《通知》的目的,在于通过全面的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实现我国游戏产业和“双减”政策的有效衔接,而“双减”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严格执行时间管理和规范付费行为;全面强化游戏防沉迷系统建设;深化对游戏适龄评定和实施机制的研究;探索推行适龄评定与评估认证融合机制;严格执行作业管理和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制度。

腾讯方面表示,这一行动的目的,是帮助家长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与此同时,“双减”政策要求各类培训机构全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立足培训的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原则,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不得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进行所谓的学科培训;不得利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不过,就在此次“双减”政策落地的前一天,中公教育和作业帮都对旗下学科类培训的退费政策进行了调整。

11月16日,中公教育发布公告称,因综合考虑近期受疫情影响和集团业务调整,中公教育决定对2021年11月16日起的学科类校外培训业务进行调整,在此进行如下调整:

取消中公教育K12阶段学科类培训,其中包括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的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高中阶段和中职阶段学科类培训的服务时间统一调整为2021年11月15日(周五)上午10:30开始,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各5:30结束,节假日顺延一天,培训结束时间、教师人数等将视疫情防控情况另行通知。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