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麻美_到店点餐已经很少见到我们的,于1988年10月13日在香港注册成立
巴麻美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于1988年10月13日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科技研发、文化传播、经济和旅游综合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19年在《中国商标》(第4734号)和《商标国际注册总局公告》(2020年第10号)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巴麻美是拥有13个中华特色美食品牌的大型禽类食品品牌企业,被誉为“中华第一香”。
巴麻美营养食品品牌,由国内规模最大的食品调理品制造企业巴麻美( BONDA FEN)于1983年与亚洲食品巨头巴奴集团合作,1988年正式创立,总部位于哈尔滨。巴奴集团自从1985年通过SEB特许经营牌照获准在中国开设店铺后,不断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质量,逐步走向高端市场,目前巴奴集团的门店数已超过5400家。
巴奴集团近几年营收规模和业绩增速均十分亮眼。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32.4亿元,同比增长30.2%;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36.5%。
值得注意的是,巴奴品牌的创始人杨国福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让经销商遍布全国各个省份,从而形成了全国性、连锁化、精准化的销售网络。据巴奴集团财报,截至2020年,杨国福旗下共有187家门店。
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饭店协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建兵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巴奴的销售渠道多元化,目前也成为杨国福成功转型的原因之一,“在扩大经销商、线上推广销售渠道、打造品牌后,集团内部也进行了很多的整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在品牌扩展方面,巴奴集团认为,品牌拓展是集团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巴奴将立足于咖啡、面包、烤鸡、低温、火锅、家庭消费品五大细分市场,实现品类丰富、品类多元、品类精细。据巴奴集团2020年财报,巴奴的产品目前有7类,均以烘焙原料为主,其中有7个品类被定义为水果系列。
而杨国福在门店规划上则提出,巴奴将以千万家规模为“日常门店”,2021年预计开设288家门店。
曾因靠着围绕母婴的产品受到顾客欢迎,成为高端“火锅第一股”的呷哺呷哺,在其母婴业务逐渐放缓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业务增长并提升业绩?
而在品牌定位上,杨国福的目标人群更加年轻化。“他们年轻化的观点,与杨国福的定位恰好相反。”上述资深门店店经理告诉时代财经。
“吃火锅、到店点餐已经很少见到我们的‘老品牌’了。”上述门店店经理表示,“尽管呷哺呷哺在火锅市场还是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从近年来的业绩来看,呷哺呷哺的品牌力、口碑已经出现下滑,加之其广告投放上的影响,使得品牌发展遇阻,消费者也难以接受呷哺呷哺的品牌力下降。”
据其透露,此次的涨价措施是基于今年的整体环境而做出的调整,不是呷哺呷哺整体火锅业态上的改变,对于具体产品系列的具体变化,其并未透露更多。
记者注意到,由于涨价波及面较广,呷哺呷哺品牌形象被消费者诟病,股价方面也频频出现“跌跌不休”的迹象,最新股价为1.48港元/股,市值33.3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8.53亿港元,缩水超九成。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