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帝国:欧美日韩国际巨头以金融要素,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游戏资讯 2 0

重生香江之金融帝国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欧美日韩国际巨头以金融要素“四权分置”、市场化为特征的全球化组织体系发展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风行,全球金融格局也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2002年,伴随着以日本大和为代表的经济体出现过两次跨国企业巨头大规模的并购,跨国企业巨头集中布局的“全球金融三角”架构逐步形成。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跨国企业巨头纷纷缩减或退出金融版图,向实体经济投资,由实体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资产重组。

彼时,金融业已经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金融业在全球金融领域的主要地位愈发凸显。

借鉴全球金融的发展经验,中国台湾地区曾提出将“亚太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目标定位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中国台湾地区人民政府与东盟金融合作区管委会共同签署《海峡两岸深化合作框架协议》,这意味着,双方将建立一个以“亚太区域金融中心”为核心的、由工商、金融、政府、司法及航运为一体的全方位、高质量的现代金融合作机制。

自1993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金融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金融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金融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已基本形成。

台湾地区金融业发展的迅速,与大陆持续推进金融开放、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有直接关系。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台湾地区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将由2020年的5.3%提高到6%,预计2030年台湾地区在大陆投资收益占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将超过20%。

数据显示,台湾地区金融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来,呈现出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的态势。2000年至2019年,台湾地区金融业新增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9.91%,占同期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1.6%上升至29.9%,预计到2030年,台湾地区在大陆投资收益占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将超过20%。

“台湾地区金融业发展可以说是对大陆金融开放做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总结,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告诉记者。

加强内地与台湾经贸合作

作为联通内地与台湾的桥梁,内地投资者在台湾地区投资,不仅包括大陆投资者,还包括港澳投资者。其中,以股票投资为主的沪深股通资金,是吸引外方资金的重要渠道。

除了与内地经济发展高度契合的直接投资渠道外,沪深股通资金还发挥了大湾区与内地市场的连接作用,成为推动内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沪深股通资金累计净流入475只股票,累计净流入额为3771.33亿元人民币。

“在沪深股通基础上,深港通可同时买卖港股和A股市场的股票。此举不仅能为投资者配置港股、A股市场股票提供更为便利的通道,也将为香港资本市场提供稳定优质的国际投资者,改善A股投资环境。”董登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举措会显著提高A股对境外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投资者需求,将有助于引导更多优质投资者关注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董登新表示。

三方面促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此次全面放开前,我们仅保留了沪深股通投资范围,未来,沪深股通可继续纳入港股通标的。”对此,证监会香港监管局(下称“证监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金融帝国:欧美日韩国际巨头以金融要素,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放宽前,内地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持有A股和H股的比例不超过50%。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